关于设计师
设计博文
2015-10-22 【原创】 为中国设计喝彩
为中国设计喝彩 --------“2015第二届中法国际交流展暨法国双面神设计大奖”序 创意经济时代的来临以及中国制造业转型的背景,让人们真正认识到,设计归属文化、艺术、商业,也关乎经济及国家发展。当荷兰设计、德国设计、意大利设计、日本设计均有系统脉络、风格特点,形成了国家性的品牌,在本国及全球都拥有着忠实的消费者拥趸者时,“中国设计”不免相形见绌。除了零星的中国元素间或成为全球设计师的灵感,少数的华人设计师赢得主流认可,中国设计业无论内在的体系还是在世界设计领域范畴的地位和影响力,充其量都只算“新人”级。说到底,“中国设计”之崛起,不仅在于我们能否体察到民族文化与特性中的美,恰如其分物化在产品之上,还要看我们如何主动开拓、拥抱市场,自信与全球消费者分享,俘获他们的心。而后者才意味着无穷的机会和成长空间。 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创新是设计的生命。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就多处讲到,作家诗人要随着时代生活创新,以自己的艺术个性进行创新。设计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 法国Janus(双面神奖)于1953年由法国设计学院在巴黎创立,在设计界拥有极高的威望,Janus奖已成为法兰西民族的品牌和骄傲。Janus(双面神奖)和Red-dot(红点奖)和iF(汉诺威工业设计奖)成为全球工业设计三大奖项之一。只颁发给工业制造产品、消费品和社会公共设计领域内的最具创造性的产品设计。而中国设计师的作品荣获2014年度法国“双面神”创新设计大奖,这是中国设计师首次问鼎此国际设计奖项,实现了零的突破。 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化形态也带来设计观念和设计实践的深刻变化。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设计也要在国际市场上竞争,没有竞争就没有生命力。世界之大,五湖四海。有容乃大,“法国双面神奖”已经敞开胸怀,因为他们知道,没有中国人的参与的奖项就不能算是国际奖项,也不能称其为权威的;世界之小,触手可及,地球不过是一个村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博采众长,有交流才有提高,有竞争才能发展。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中国国际室内设计联合会一贯以弘扬推动“中国设计”为己任,组织 “2015第二届中法国际交流展暨法国双面神创新设计大奖”,无疑是为中国设计行业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其推动中国设计师自信的登上世界的设计舞台、推向全球视野,为“中国设计”喝彩,为中国设计师发声!实乃中国设计界之幸、中国设计师之幸也!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2015第二届中法国际交流展暨法国双面神设计大奖”已经启动,你还在等什么呢?! (作者为特约撰稿人、特约记者、知名室内设计师 卓晖)
关键词:
人气:647
2016-06-01 【原创】 中国设计呼唤“工匠精神”
李克强总理在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工匠精神”这一新词汇,而成为社会热词。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工匠们喜欢不断雕琢自己的产品,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享受着产品在双手中升华的过程。工匠们对细节有很高要求,追求完美和极致,对精品有着执着的坚持和追求,把品质从99%提高到99.99%,其利虽微,却长久造福于世。 一件成功的室内设计作品是“艺术性”+“科学性”+“技术性”的完美结合。作品也是产品,更是需要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商品。室内设计师则是当之无愧的设计工匠。 工匠精神并不是舶来品,从鲁班到庖丁解牛,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记载着众多工匠精神脍炙人口的经典传说。 《庄子》中记载了一个“庖丁解牛”的故事。厨师给梁惠王宰牛。他的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依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和音律的。梁惠王问:“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厨师回答说,他凭精神和牛的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依照牛体本来的构建。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十九年了,他的刀刃还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锋利。厨师还说:每当碰到筋骨交错很难下刀的地方,他就小心翼翼地提高注意力,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霍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就解开了。庖丁解牛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做任何事要做到心到、神到、就能达到登峰造极、出神入化的境界。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当今社会比较浮躁,很多人梦想一夜暴富,很多企业追求眼前利润,“抄一把就走”,整个社会普遍缺乏工匠精神。在热闹喧杂的设计界,也存在着抄袭拿来,黏贴复制的急功近利的普遍现象,不重视设计文化传承,缺少设计创新精神,设计师过分注重包装,腔调十足而内涵不足成为业内通病。。因此,提倡设计界的“工匠精神”有着十分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工匠精神”是传承经典的精神。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伸,“工匠精神“对我们来说是一种传承,学习建筑,理解建筑,增加修养,触类旁通,最终融会贯通,创造出优秀作品,传承也是一种再创造! 在日本,工匠被称作“职人”,而“职人精神”也贯穿到各行各业。最近几年,大卫·贾柏所拍摄的纪录片《寿司之神》风靡网络,讲的就是东京银座一家看上去很普通的寿司店主小野二郎的故事。这位全球最年长的米其林三星大厨,终其一生都在捏寿司,始终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和学徒们。 “工匠精神”是创新发展的精神。工匠精神不是口号,它存在于每个设计师身上,心中。长久以来,正是由于缺乏对精品的坚持、追求和积累, 著名跨界设计师葛晓彪,3年时间,从一个门外汉跨界到室内设计行业,付出比常人几倍的努力,最终以颠覆传统风格的国际范作品登上法国双面神设计大赛的领奖台。; “工匠精神”就是要做到精益求精、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我们需要精雕细琢自己的作品,不断完善自己,享受着作品在手中升华的过程。心底存着对设计一份尊重,把设计放在生命里重要的位置。 成功的设计师大多具有工匠精神。很多人认为工匠是一种机械重复的工作者,其实工匠有着更深远的意思。他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气质,坚定、踏实、精益求精。工匠不一定都能成为设计师。但大多数成功设计师身上都有这种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可以从瑞士制表匠的例子上一窥究竟。瑞士制表商对每一个零件、每一道工序、每一块手表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他们用心制造产品的态度就是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在工匠们的眼里,只有对质量的精益求精、对制造的一丝不苟、对完美的孜孜追求,除此之外,没有其他。正是凭着这种凝神专一的工匠精神,瑞士手表得以誉满天下、畅销世界、成为经典。 中国国际室内设计联合会一贯引领行业风气之先,以行业伯乐之胸怀,将三届“金创意奖”之优秀设计师,推向国际设计舞台斩获金冠,获得国际设计界的话语权,在业内赢得极大声誉。实乃业界之幸,“工匠精神”之幸也!其无疑是业界“工匠精神”的引导者和践行者。中国设计要重新找回“工匠精神”,任重而道远。有“工匠魂”,才能实现“中国梦”。我们期待更多践行“工匠精神“的设计师站在“金创意奖“的舞台上,最终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中国国际室内设计联合会助力中国设计,呼唤“工匠精神”! 二零一六年五月十八日于北京 (作者为特约撰稿人:卓晖)
关键词:“第四届金创意奖国际空间设计大赛”
人气:882
2016-11-01 【原创】 自由的吴滨
知名设计师吴滨用建筑的手法,将影响西方家具设计的明式风格和40/50年代的北欧风格相融合,传递一种没有国界的东方精神和家居之美。 上海,2016年9月10日。生活与艺术延展出感知的原始亲近与律动。成就互为灵源的曼妙场域。卓异的视角与眼界一直引领W+S世尊设计品牌不断前行,依仗深厚文化底蕴,以纯粹匠心完美映射当下美学,缔造艺术生活的型格空间。活动当天,W+S世尊设计品牌创始人吴滨、知名年轻艺术家高伟刚共同为W+S旗下全新品牌「未墨」灼耀揭幕,举杯共庆珍贵时刻。 夜幕轻启,霓虹初现。淮海路在法国梧桐的掩映下诗意氤氲,每一件精工细造的工艺家居都讲述着一段美丽的故事。派对当晚,W+S世尊家居艺术廊内所有的布置与装饰全部萦绕「未墨」这一艺术主题而精心策划,在富有质感的灯影交错间,以别致的姿态讲述着艺术的魔力。觥筹交错衣香鬓影,宾客争相留下与艺术家居的动人倩影,自由随性地享受着一场热烈而优雅的艺术聚会,寻觅属于自己的故事与情感。 CIID88 请简单介绍“未墨”含义及品牌。 吴滨:W+S世尊设计品牌代表着“Who When Where+Style”无处不型格的现代家居艺术理念,让艺术相伴品质生活的执着追求。W+S世尊设计品牌一贯坚持“生活|美学|梦想”,凭借国际化专业团队,迅速成长为一家集室内设计、软装设计、家具设计制造与全球高端家具饰品采购于一体的国际化设计集团。品牌以严苛的自我要求引领高端地产设计发展,代表了中国高度国际化水准的设计公司参与国际设计业论坛,在业界享有卓著盛誉。 艺术来源于生活,并以更为美好的形态返璞生活。此次邀请年轻艺术家高伟刚先生善于将普通物品以重新编排成难以捉摸的结构,通过多元的手法与对材质的巧妙运用生动表达抽象概念,在处理人类混乱的生存环境中保持富于诗意而不失幽默的创作手法。本次活动中,高伟刚先生倾情为W+S打造的全新作品亦首次面世,整个作品采用了极其日常的厨房用具,在被赋予了炫目的纯金表面和庞杂体量的设计同时。定格了挥洒的连续动作瞬间,将生活的简单与艺术的深奥绝妙接洽,在隐匿动作主体的作品中让自然生活中的那个“人”更为突显,愈加真实。与W+S所提倡的无处不型格的纯至理念不谋而合。 CIID88 中式元素对欧洲的古典家具产生过很深远的影响。从你的室内及家具作品中,我们看到很多中式元素,这和你从小学水墨画有关。很多设计师想问你,怎样把元素植入到作品中? 吴滨:小时候我学中国画,痴迷于山水画。我是中国人,相信每个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中国人的内心都有强烈的东方情结。 本次活动,W+S品牌隆重推出旗下全新产品线——「未墨」,将充满哲理意蕴的东方视角与西方的璀璨文化辉映交至,湛然静谧,纳万象于方寸之间。「未墨」两字取自“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的文化妙韵,计白当黑,巧拙相生,汲取中国传统水墨画中欲言又止的留白境界,娓娓铺陈出悠远而深邃的艺术时空,于无为处有为,利用视觉存在的模糊地带引领观者发散关于自然、生命与文化的本源追溯。本系列产品让北欧设计风格与中国明式家具悄然邂逅,反复交织中缔造共通,简洁的线条、天然的纹理、协调的比例与温和高雅的几何形态,完美表达了对自然、生命以及天地的敬畏与崇尚。 CIID88我本人也是室内设计师,一直关注你的作品。我喜欢拿你的作品和邱德光先生的作品做比较。都是装饰主义风格,一南一北,相映成辉。你的作品标签是摩登东方,邱的作品是新装饰主义,你的作品摩登中有阳刚之气,邱的作品奢华中有阴柔之美,你对此怎么看? 吴滨:你对设计理解的很深。邱德光先生是我多年老友,是我尊重的设计师。我们经常在一起交流,我们之前也为邱先生定制过家具。邱先生的设计风格独树一帜,在业内具有很大的影响,设计风格本身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CIID88 “跨界设计”,这几年来,已经成为时髦名词,也成为一种时尚行为。跨界的意义不在于行为本身,而在于行为背后的思维方式的转换。从日本安藤忠雄的拳击手到建筑师、伊东丰雄工业设计师到建筑师、及作家刘家琨到建筑师的跨界。在业界已传为美谈。你是如何理解你自己在室内设计到家具设计之间的自由跨界? 吴滨:我从小学中国画,再做平面设计,再到室内设计,也涉及过建筑设计。这么多年,我一直在做和美有关的事业,其实,美的原理是一样的。我把二维到三维空间的环节打通了,世上本来没有界,何来跨界? CIID88室内设计师/家具设计师/艺术家,你更喜欢哪个标签? 吴滨:我在我们公司楼下开了一家咖啡馆,叫我咖啡馆老板吧,我想做影响别人生活方式的人。 CIID88 “未墨”和之前的家具作品从形式上跨度很大,手法更自由,你是否想在寻找一种突破? 从“世尊”到“未墨”,我看到了更加自由的你。 吴滨:你的用词“自由”很好!之前,我做设计,会更多的考虑业主的感受,想法构成后,我会“收”,不敢“放”。现在,我已经放下商业的东西。收放自如了。 CIID88你觉得未来家具设计的潮流和风向标是那种风格? 吴滨:这个题目有点远,不过我愿意和大家分享我的观点,纵观历史上的这么多家具流派和风格。每个时代,每个风格,都是和这个时代人民的生活习惯有很多联系的,时代造就家具设计的潮流。 未来的家具潮流,应该是百花齐放的;至于风向标是国际化,现代社会,信息交流更加同步,国际上的风格差异化会越来越小。具体说来就是:简约而有文化内涵才是风向标。 CIID88请寄语“中国国际室内设计网”的读者。 吴滨:感谢各位读者对我和“未墨”品牌的关注。艺术与家居的际遇,源自积累与创造。时光里的故事和千百年来的文化传承,沉淀凝结成经年轮回的木作,落入当下的时空。W+S世尊设计品牌秉承文化与工艺流淌出的珍稀生命力量,在领会与感悟中传递品牌广阔的文化视野和对时代的殷切展望。希望大家关注“未墨”,感谢“中国国际室内设计网”平台的采访,谢谢! 特约记者、特约撰稿人:卓晖 二零一六年十月十日
关键词:《设计频道》-名师专访
人气:575
最近访客
-
游客 2025-05-17
-
游客 2025-05-17
-
游客 2025-05-17
-
游客 2025-05-17
-
游客 2025-05-16
-
游客 2025-05-16
-
游客 2025-05-16
-
游客 2025-05-16
-
游客 2025-05-16
-
游客 2025-05-16